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今天(4月22日)表示,應對氣候變化、減排溫室氣體,能源領域是基礎和關鍵,要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的發展原則,推動能源業與運輸業合作共贏,構建綠色運輸體系,推動國家能源革命。
他說,當前急需各方采取有力度的行動,開展務實的國際合作,通過加速綠色低碳轉型和創新,在實現本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巴黎協定確定目標。
在出席中華環保聯合會等舉辦的2022第53個“世界地球日”暨氫能在工業車輛及生產供能中的應用高峰論壇時,解振華表示,當前全球氣候變化已不是未來的挑戰,而是眼前現實而緊迫的威脅。
他說,去年和今年陸續發布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6次評估的系列報告中,從科學上進一步證實并凸顯氣候變化由人類活動引起,全球升溫不斷加速,挑戰日趨嚴峻、緊迫,急需各方采取行動。
解振華說,氫能作為重要的二次能源,對于保障能源穩定供應,推動能源轉化和儲運方式多元化,限制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重要的意義。
他說,主要發達國家都制定了鼓勵發展氫能源的政策措施,組織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探索不同應用場景,布局前沿產業和重大裝備。未來圍繞這一領域的技術、標準、產業、市場等方面的競爭會更激烈,合作具有廣闊的前景。
解振華介紹,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明確了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明確統籌推進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加強氫能的生產、儲存、應用關鍵技術研發、示范和規模化的應用,探索氫能在工業、交通運輸、建筑等領域的應用。他說,目前,我國在這些領域都有一些比較好的示范項目。
解振華說,今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將氫能作為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出到2025年氫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要達到5萬輛,可再生能源制氫量要達到10-20萬噸,這說明綠色氫能在能源、工業、交通、運輸等領域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和應用前景。
解振華說,中國擁有龐大的市場、良好的產業基礎與完整的政策體系,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對于能源轉型至關重要。他認為,結合道路運輸行業發展特點,應重點開發氫燃料電池在重型車輛中的應用,拓展清潔低碳氫能在化工行業替代的應用空間,開展以氫作為還原劑的氫冶金技術研發應用,探索氫能在工業生產中作為高品質熱源的應用。
交通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大約占全球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的24%。預計未來幾年排放量還將大幅增長,進一步加劇氣候變化。更多
2021-10-14 14:06:12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有關專家介紹,我國自動駕駛已進入產業化前期,相關技術的適應性、可靠性在進一步檢驗后,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可期。更多
2021-11-10 12:02:50到2025年,交通運輸重點領域重大立法項目要取得突破性進展。更多
2021-11-11 12:03:44平臺公司在制定或調整計價規則、抽成比例、派單規則等關系從業人員利益的經營策略時,要提前與從業人員充分溝通,切實改善司機經營環境。更多
2021-11-30 12:06:11《2022年交通運輸固定資產投資計劃(第一批)》已經公布。更多
2022-01-07 11:47:47對于擴大交通有效投資,交通運輸部要求“穩、協、早”更多
2022-02-09 16:49:06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將重點流向交通運輸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更多
2022-02-22 19:56:15實施交通運輸新業態平臺企業抽成“陽光行動”。更多
2022-02-24 12:56:07鄭州客運總站的停運、轉型,不過是汽車客運行業的一個縮影,而此起彼伏的客運站關閉、停運,在業內早已司空見慣。更多
2022-02-25 09:07:202021年交通運輸部制定并且實施了“十四五”交通運輸的發展規劃,全年完成交通運輸固定資產投資約3 6萬億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長了4%。更多
2022-02-28 15: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