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烏克蘭緊張局勢在2月底加劇,根據外媒數據測算,約140艘貨船被困在烏克蘭海岸附近,剛剛“緩上一口氣”的全球海運又陷入動蕩之中。
根據德國五大權威經濟研究所之一——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在當地時間7日出具的更新數據,烏克蘭局勢已經在2月影響了國際貿易,全球貿易與上月相比顯著下降,幾乎所有歐美經濟體的跡象都是負面的,其中尤其是俄羅斯的出口預計將大幅下滑。
具體而言,根據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的2月基爾貿易指標顯示,預計全球貿易將比上月大幅下降5.6%(價格和季節性調整后),這是自2020年春季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的最大跌幅,近幾個月全球貿易的復蘇趨勢或被中斷。
“盡管烏克蘭局勢在2月最后一周才升級,但其不確定性、制裁(措施)以及為遵守制裁而增加的貨物檢查似乎已經影響到全球貿易。”基爾貿易指標負責人斯塔默(VincentStamer)表示,“2月中旬的船舶運動已經表明當月貿易將疲軟,對俄羅斯的制裁加劇了這種負面趨勢。”
歐美經濟體貿易大幅下滑
基爾貿易指標是基于對船舶運動數據進行實時評估的指數,記錄全球500個港口的抵港和離港船舶數據,從吃水信息中推導出集裝箱船的有效利用情況。優點是速度快于其他貿易指標,且統計誤差相對較低。
基爾貿易指標顯示,在歐盟的出口大國德國,2月其進口將環比大幅下降3.9%,出口也可能環比下降3.8%。同樣,歐盟的2月進口環比下降1.6%,出口環比下降2.8%。在美國,船舶動向表明其2月出口將環比下降3.9%,進口略有上升(+1.2%)。
就俄羅斯本身而言,基爾貿易指標顯示,與1月相比,其2月出口環比急劇下降11.8%。僅在圣彼得堡港,2月份的貨物運輸量就減少了17%,進口預計將小幅下降1.6%。
“俄羅斯貿易形勢復雜,制裁似乎正在產生影響。俄羅斯出口商很可能僅僅因為付款的不確定性而扣留更多貨物。盡管主要航運公司已經宣布停止交貨到俄羅斯,但這只會影響新的預訂。目前,舊的預訂仍將按計劃運往俄羅斯,前提是它們不違反制裁措施。”斯塔默解釋道,“2月份的數據顯示了烏克蘭局勢的經濟后果。未來幾個月,由于制裁、不確定性以及公司的自愿限制,歐盟和俄羅斯之間的貨物貿易可能會大幅減少。”
斯塔默還補充道:“加強海關控制以檢查對俄羅斯制裁的遵守情況可能還會導致海上貿易的延誤。”
東正期貨資深外匯分析師元濤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如美、歐、俄各方實施更嚴厲尤其是對能源部門的制裁,黑海地區的供應鏈將不能在短期內修復,從而將推高通脹、影響歐盟經濟復蘇,從而利空歐元。
市場研究機構UNComtrade的數據顯示,目前歐盟約40%的天然氣供應來自俄羅斯。俄烏兩國小麥出口數量占歐洲(歐盟和英國)市場的近30%。據外媒報道,截至8日,最后一艘烏克蘭的貨船已有12天沒有移動了,包括ADM和Bunge在內的主要農產品貿易商仍關停在烏克蘭的業務。受此影響,歐盟主要進口的大宗商品全線走高。8日,倫鎳已突破9萬美元/噸關口,布倫特原油、TTF基準荷蘭天然氣、芝加哥小麥價格則報123.21美元/桶、345歐元/兆瓦時、12.60美元/蒲式耳。
危機前供應鏈壓力出現緩和跡象
在烏克蘭危機出現前,此前的基爾貿易指標和2月底出爐的最新一期的世貿組織(WTO)商品貿易晴雨表都顯示,供應鏈壓力顯示出一些緩解跡象。不過WTO的數據由于統計品類眾多,通常較為滯后。
其中,最新一期的WTO商品貿易晴雨表讀數為98.7,低于該晴雨表基線值(100),然而,該指數也顯示出觸底跡象,表明即使在短期內仍低于趨勢,商品貿易也可能很快回升。
WTO表示,大多數商品貿易晴雨表上的成份指數接近其基線值100,表明整體趨勢是增長的,例外的成份指數為汽車產品(92.0)和集裝箱航運(97.2)。
此次的集裝箱航運指數(97.2)進一步低于趨勢水平,顯示港口擁堵仍然是一個持續存在的問題,但指數的下降速度放緩可能預示著近期將出現轉機。
WTO解釋道,全球主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穩定在很高的水平。采購經理人指數顯示,全球交貨時間逐漸縮短,但對許多生產商和消費者來說還不夠快。
WTO在此次發布數據時強調,除了持續的供應鏈中斷外,商品貿易晴雨表的走弱,部分上要源于在2021年第三季度中,不少國家引入了對抗奧密克戎毒株的防疫政策。
WTO表示,不過由于不少國家認為奧密克戎毒株對健康的影響相對溫和,一些國家現在正在取消各類限制。放寬這些措施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促進貿易,盡管新冠病毒的未來變體會繼續對經濟活動和貿易構成風險。
WTO數據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商品貿易量同比增長放緩至8.1%,累計而言,2021年前三季度貿易量較2020年前三季度增長11.9%,這一增速高于WTO在2021年10月做出的10.8%的增長預測,不過同比增長在四季度會放緩,疊加后的增長率會同預測更加一致。
只要境內美元供需保持當前狀態,人民幣將很難出現大幅貶值。更多
2022-03-01 11:2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