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包括各類開發區)無疑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30%以上的GDP來自于園區經濟。
不過,園區在持續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同時,自身也面臨諸多問題,其中,園區過剩問題十分突出。
根據國家六部委聯合發布的《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到2018年,中國共有2543家開發區,其中國家級開發區552家,省級開發區1991家。
根據中國開發區網最新統計數據,截至2021年4月,我國國家級開發區和省級開發區共有2728家。
除了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還有數量更為龐大的地市級及以下各類園區。
智研咨詢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各類產業園區數量已高達2.5萬個。
如此龐大數量的園區背后,大量園區面臨生存發展難題。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我國產業園區整體空置率高達50%,即便是在長江沿岸產業成熟的上海、蘇州等地,園區空置率也超過10%,部分園區空置率超過20%。
疫情之下,園區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就連經濟發展較好的城市,園區空置率也在抬升。
高空置率、大過剩背后,伴隨著時代切換,園區發展面臨八道坎:
1.土地財政“無以為繼”。
2021年300城推出各類用地規劃建筑面積成交20.2億平方米 ,同比下降17.1%,出讓金達56199億元,同比下降9%。
雖然地方短期仍難以徹底擺脫對土地財政的依賴,但土地出讓金的急劇縮水已成為地方財政難以承受之重,尤其是二線、三四線城市2021年土地出讓金分別下降6.4%和34.1%,這無疑敲碎了園區的“金飯碗”。
以前靠賣地就能吃飽,但如今開發飽和、可賣之地越來越少,園區還能只靠賣地賣房就能站著把錢給掙了?
2.環保成了硬約束。
以往,為片面追求GDP和短期利益,部分園區不計環境成本,透支生態,結果即便引來了產生稅收的鳳凰,但糟糕的環境也留不住人。
隨著“雙碳”目標推進,環保已成園區發展的硬約束。諸多地方早已卸下唯GDP的高帽子,愈發要求與環境的包容性增長;而去產能去的就是高污染、高耗能,傳統行業紛紛因環保紅線而變;就是企業入駐園區,也不再只盯著優惠政策,環境是否宜居也是一個重要考量指標。
園區發展如何契合環保要求已成為關系生死的大命題。
3.缺乏整體規劃統籌。
很多園區產業發展缺乏整體規劃統籌,對主導產業和發展方向僅立足自身角度,多有重復,少有差異。
比如,很多園區都有商業集聚的局部區域,因此都聚焦商貿產業,也都有科技、金融板塊,很難區分差異化的產業特色。
4.缺乏“壓艙石”企業。
很多園區內部雖有產業發展方向,但某種程度上都有產業定位不清晰、產業特色不突出等問題,缺乏“壓艙石”企業,也沒有形成叫得響的區域品牌。
5.產業載體、政策優勢挖掘不夠。
很多園區對樓宇園區載體資源掌控不強,樓宇資源產權分散,運營方自身經營發展的實際租金需求制約其主動配合產業招商,很難對構筑特色產業樓宇和園區產業集群產生必要的內生動能。
6.未準備好產業升級。
去產能將鋼鐵、煤炭、光伏等不少產業“打回原形”,依附其上的園區“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礦產園區“凋零”、鋼貿城“人去樓空”即是寫照。
可諸多園區對此后知后覺,既舍不得現有財稅大戶,又“騰籠換不來鳥”,如何讓自己從2.5產業(生產性服務業)向4.5產業(智能性服務業)升級?
園區未雨綢繆不夠,只能任憑風吹雨打,可迎接未來或許就得積極面對這場產業轉型,做好戰略預埋。
7.招商模式的版本有待升級。
園區以前是靠土地+關系,往往來者不拒,拉進籃子里的都是菜;后來是靠減免稅收制造政策“洼地”,有選擇性地拉進自己喜歡的菜。
如果說以前園區處于強勢地位,那么如今在園區過剩下,不僅稅收、土地、能源價格等優惠“靠不住”,就是企業對園區諸如環境、服務等要求也多樣化了,招商進入了“雙向選擇”。
這就不難預見,未來園區招商將從自己唱戲轉向搭建平臺,更多讓政策引導、市場唱戲、國企當先鋒、民企跟著進,自己則變身“導演”,提供多元化服務。
8.管理模式功能需要進化。
因為傳統園區“九通一平”的時代已經過去,未來園區將從蓋房子到搭平臺、從聚產業到創服務,進入城市化發展和智慧運營階段。
畢竟園區再也不是單純賣地賣房的開發商,也非僅僅與產業客戶捆綁、提供綜合服務的運營商,而是這兩者的綜合,更可能是整合社會資源、多元化投資的平臺,有些甚至出現業務平臺集成,連產業鏈都內置了。
因此,伴隨功能、服務多樣化,園區將改變單一直線型管理,以項目模塊化的剝離與嵌入進行運營,而管理也將由重變輕,從自己開發投資到引入資本開發,提供服務管理,更多將向功能集成、平臺管理轉型。
此外,園區還要面臨從土地到政策,政府與市場等各界面新游戲規則的調整。
這就意味,園區模式不在一時的成功,而看誰能笑到最后,關鍵在于園區的學習與進化能力。
(作者系福卡智庫首席經濟學家)
第一財經獲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福卡智庫”,有刪節。
2021年以來,江蘇省委、省政府將食品小作坊提檔升級暨名特優食品小作坊培育作為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人民群眾所需所盼民生更多
2022-01-29 14:12:261月25日,工信部正式公布了2021年信息消費示范城市名單,深圳市以優異成績入選綜合型信息消費示范城市。信息消費是指居民或政府為滿足個人更多
2022-01-28 14:06:30記者從26日召開的青島市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工作會上了解到,2022年,青島市將以實施民營經濟壯大計劃為抓手,開展我與企業共成長活動,培育更多
2022-01-28 10:28:25從近日召開的湖北省市場監管工作視頻會議上了解到,2021年,湖北市場秩序治理不斷深化,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提升。該省12315平更多
2022-01-19 14:47:51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近年來我國深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放寬外資準入。1月18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國家發展改革委1月更多
2022-01-19 14:23:25昨日,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時代電服,推出換電服務品牌EVOGO及組合換電整體解決方案。未來,EVOGO將選擇十個城市首批啟動換電服務,并發布更更多
2022-01-19 13:21:36近日,從廣西南寧市市場監管局獲悉,《南寧橫州市茉莉花保護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南寧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廣更多
2022-01-14 14:50:371月13日,山東省商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總結了2021年全省商務工作,分析了當前商務發展形勢,研究部署了2022年工作任務。山更多
2022-01-14 14:03:36離岸貿易是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外貿新業態之一。日前,商務部發布《十四五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規劃》,在加快發展貿易新業態方更多
2022-01-12 16:57:58為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紓困助企,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相關部門出臺并推動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主體培育、金融賦能、轉化運用、優化服務等各方面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更多
2022-01-12 16: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