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路上10分鐘,時事財富樣樣通
【觀國內】
天津津南區9日再新增20例陽性感染者
從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獲悉,1月8日21時至1月9日21時,天津市津南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20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人員咽拭子樣本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已轉運至市定點醫院做進一步診斷治療。此外,天津市疾控中心透露,1月8日18時至9日18時,天津市新增2例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均為中國籍,輕型1例,普通型1例,美國輸入1例,意大利輸入1例);新增4例無癥狀感染者(均為中國籍,均為意大利輸入)。
迎戰奧密克戎 天津防控升級
1月9日,天津升級疫情防控政策:實施離津審批報備制度;全市實行校園封閉式管理,學校師生非必要不離津,非必要不線下教學;津南區1地調整為高風險地區,6地調整為中風險地區。
云南1月9日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6例
云南衛健委1月10日通報,1月9日0-24時,全省新增確診病例6例,均為境外輸入(老撾5例、緬甸1例)。全省新增無癥狀感染者9例,均為境外輸入(老撾4例、緬甸4例、孟加拉國1例)。
河南本輪疫情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258例 嚴禁采取“一刀切”禁行
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1月9日12時,河南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258例,目前病毒來源尚不明確。河南現劃定高風險地區12個、中風險地區8個。河南下發通知,嚴禁采取“一刀切”禁行措施,嚴禁對體溫、健康碼行程碼、核酸檢測結果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人員和車輛進行勸返。
深圳確診4病例屬同一傳播鏈 全市汽車站、部分港口停運停航
據深圳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消息,深圳市“0107”新冠疫情確診病例累計4例,均屬于同一傳播鏈條。4名病例流調軌跡主要集中在深圳羅湖區、龍崗區,另外涉及龍華區、南山區部分場所。目前深圳全市汽車站、部分港口停運停航。
河北邢臺宣布所有中小學、幼兒園連夜放寒假
1月9日,河北邢臺市教育局發出緊急通知:全市所有中小學、幼兒園、特教學校、中職院校9日起連夜放寒假,1月10日(星期一)不再返校。
寧波北侖區部分中小學校、幼兒園今起復課
寧波市北侖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通告,明確從2022年1月10日起,北侖區全區除封控區、管控區和防范區范圍內的中小學校和幼兒園外,其他區域的中小學校、幼兒園有序復課。
張文宏稱目前中國“未到開放時”
德爾塔合并奧密克戎毒株出現,張文宏表示,中國能否逐漸開放取決于全球疫情情況,開放的前提是安全,比如疫苗的廣泛接種及新藥的上市,現在中國還不具備開放的基礎。
第三款國產mRNA新冠疫苗I期臨床數據超預期
由艾美疫苗自研的mRNA新冠疫苗I期臨床結果顯示了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數據結果“超預期”。經中科院武漢病毒所檢測的活病毒中和抗體顯示:該疫苗在成人低劑量組第56天的GMT(記者注:GMT為一種抗體滴度的計算方式)為576.6,成人中劑量組第56天的GMT為1591.2,成人高劑量組第56天的GMT為845.7。(科創板日報)
青海門源地震發生12次余震 最大震級5.1級
從青海門源6.9級地震第三次新聞發布會獲悉,截至9日16時,青海省地震局共記錄到3.0級及以上余震12次,最大地震為1月8日2時9分的門源5.1級地震。目前,海北州門源、祁連、剛察縣共1662戶5831人受災,緊急轉移分散安置16戶65人,受傷9人。此外,此次地震還“震出”一名潛逃8年的犯罪嫌疑人,公安將其抓獲。
全國鐵路今起調圖
1月10日零時起,全國鐵路將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增開旅客列車96對。全國鐵路旅客列車開行總量達到5231對。調圖后,云南、江西、安徽、湖南、黑龍江、浙江、山東等地區運輸能力進一步提升。
第二批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近期獲批
目前國家第二批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評審工作已完成,由鄭州市牽頭的河南城市群以及由河北張家口牽頭的河北城市群近期獲批。這意味著,河南河北示范城市群仍可以趕上2022年度首年示范期,全國“3+2”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格局已經形成。(上證報)
渤海油田年產原油超3000萬噸 成中國第一大原油生產基地
中國海油9日宣布,中國最大海上油田——渤海油田,2021年原油產量達到3013.2萬噸,成為中國第一大原油生產基地,原油增量約占全國增量的近50%。
【覽海外】
雙“毒”合一?塞浦路斯研究人員稱發現疑似“德爾塔克戎”株
據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援引塞浦路斯媒體報道,塞浦路斯大學研究人員疑似在當地發現一種德爾塔與奧密克戎的重組新冠毒株,其基因與德爾塔毒株更為接近,但擁有大量奧密克戎毒株的特有變異。因此,該毒株被研究人員命名為“德爾塔克戎(Deltacron)”。該毒株的發現除引發廣泛擔憂外也存在爭議,另外一些研究人員稱,有跡象顯示,所謂“德爾塔克戎”有可能是基因測序受到污染的結果。 (科技日報)
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6000萬例
當地時間1月9日,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JHU)的數據,截至美東時間當天16時21分,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6000萬例,達60062077例,累計死亡病例837504例。兩項數據與24小時前相比,新增確診423042例,新增死亡348例。(央視新聞)
非洲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1000萬例
法新社1月9日援引非洲聯盟衛生監督機構的數據報道稱,非洲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1000萬例。非洲疾病控制中心發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當地時間1月8日,自疫情暴發以來,非洲聯盟55個成員國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10028508例。
哈薩克斯坦內務部:全國所有地區局勢都已穩定下來
哈薩克斯坦部分地區因液化氣漲價發生大規模騷亂。據俄羅斯衛星網最新消息,哈薩克斯坦內務部代理部長圖爾古姆巴耶夫稱,哈薩克斯坦全國所有地區的局勢都已穩定下來,此前遭劫持的建筑物已被奪回,公共設施和生活保障系統的運作正在恢復。
美俄日內瓦會晤前夕 俄方表示拒絕任何“讓步”
美國和俄羅斯將于10日在瑞士日內瓦就因烏克蘭引發的緊張局勢和歐洲安全問題進行磋商。在會晤的前一天,俄羅斯方面表示,針對西方國家近日的表態,俄方拒絕任何“讓步”。
歐盟擬吸引5000億歐元建設新一代核電站
歐盟負責內部市場的專員在法國《星期日報》上表示,到2050年前,歐盟需要吸引5000億歐元投資建設新一代核電站。歐盟委員會1月初公布的一份法案草案將核能列為綠色能源,這為未來核電站建設吸引更多投資鋪平了道路。目前歐盟國家26%的能源來自核電,到2050年,這個比例將下降到15%。
【大公司】
康希諾: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暫未受奧密克戎疫情影響
天津首次迎戰新冠奧密克戎疫情,并已在全市范圍內啟動全員核酸檢測。總部位于天津的康希諾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暫未受到影響,后續需要等全市核酸篩查結果出來后再作判斷。(科創板日報)
新東方營收減少80% 辭退6萬員工
俞敏洪表示,2021年,新東方遇到太多變故,因政策、疫情、國際關系等原因,很多業務都處于不確定性中。公司市值下跌90%,營收減少80%,員工辭退6萬人,退學費、員工辭退N+1(賠償)、教學點退租等現金支出近200億元。在該過程中,新東方決定全面停止K9地面和在線培訓。
華策影視:調整公司組織架構 成立專門元宇宙新業務部門
華策影視公告,公司決定升級現有組織架構,將杭州事業群調整為杭州劇集中心,專注于電視劇業務發展,并且與大劇研發中心合并;將影院事業部與華策影業電影制作、投資、宣發業務整合,形成電影事業部;將佳韻社、橄欖、劇盟等版權業務整合為版權創業公司,建設高科技數字化影視娛樂素材運營平臺;成立專門元宇宙新業務部門,搶抓數字化時代新發展機遇。
【掘金圈】
本周4只新股將發行申購
本周共有4只新股發行申購,分別為誠達藥業、希荻微、奕東電子、萬朗磁塑,其中,誠達藥業、奕東電子在創業板上市,希荻微在科創板上市,萬朗磁塑在滬市主板上市。
本周58.8億股將解禁,市值約636.89億元
本周滬深兩市限售股上市數量共計58.8億股,以1月7日收盤價計算,市值約636.89億元,較本周量增價減。個股中,解禁數量較大的有豫園股份、招商南油、東方盛虹、華數傳媒、恒逸石化、立中集團、蘇鹽井神、華培動力、傳智教育等。
半導體板塊開年首周遭“重錘”,被錯殺還是預期有變?
47只半導體板塊的個股“無一幸免”,開年以來股價均錄得跌幅。跡象表現,機構資金在高位賽道和低位板塊之間快速調倉。分析稱,市場對半導體板塊成長預期的不確定性和分歧是大跌的主要原因。
醫藥主題基金開年首周遭下殺,后市如何配置?
2022年開年醫藥主題基金損失慘重,中藥主題基金獨樹一幟,獲得正收益。中藥能扛起整個醫藥生物行業的大旗嗎?業內人士表示,生物醫藥行業的產品應該以更長遠的眼光看待,而不是博短期;應該選主動產品因為內部會分化,而不是簡單地買個指數。
90后基金投資者占比下降,60、70后上升
2020年公募基金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顯示,30歲以下投資者比例下降,45~60歲投資者比例上升;超九成投資者稅后年收入在50萬元以下;學歷越高,風險承受能力越強。
美科技股新年遭大幅拋售,周期股受青睞
新年首周美股未收獲開門紅,科技股遭拋售,資金流向能源、金融等周期性板塊。隨著美聯儲進一步明確遏制通脹的決心,有關加息和縮表的猜測短期內或令市場繼續陷入波動性漩渦中。
【一財精選】
科創板迎做市商試點,頭部券商面臨機遇與考驗
科創板引入做市商制度的預期即將兌現。做市商主要由券商擔當。在多方業內人士看來,從對資本實力、評級要求以及風控合規等方面的要求看,對頭部券商利好更為顯著,可以增加新的業績增長點,但同時在定價能力、風險防控等方面也是考驗。
河南疫情告急 省外1600多萬老鄉返鄉過年受何影響
目前河南共有7市發生疫情,作為人口流出最多的省份,春節將至,外出人員返鄉過年給疫情防控帶來壓力。河南各地外出人員返鄉影響幾何?這里面,各地的規定不盡相同。
疫情下威士忌加速“入侵”,新一輪白酒國際化能否從中借鑒
威士忌在中國市場去年開始迎來了爆發,進口數據大幅增長。相比之下,白酒國際化之路似乎一直沒有找到“破局”的關鍵點,近期有酒企拿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顯示,國際市場對白酒的認知度僅為0.7%。但此次威士忌的大舉入侵,卻觸動了白酒企業的神經。
第一財經每日早間精選熱點新聞,點擊「聽新聞」,一鍵收聽。更多
2021-12-13 07:46:59第一財經每日早間精選熱點新聞,點擊「聽新聞」,一鍵收聽。更多
2021-12-20 08:00:31第一財經每日早間精選熱點新聞,點擊「聽新聞」,一鍵收聽。更多
2021-12-21 08:03:06第一財經每日早間精選熱點新聞,點擊「聽新聞」,一鍵收聽。更多
2021-12-22 08:36:46第一財經每日早間精選熱點新聞,點擊「聽新聞」,一鍵收聽。更多
2021-12-23 07:43:46第一財經每日早間精選熱點新聞,點擊「聽新聞」,一鍵收聽。更多
2021-12-27 08:01:20第一財經每日早間精選熱點新聞,點擊「聽新聞」,一鍵收聽。更多
2021-12-28 08:12:46第一財經每日早間精選熱點新聞,點擊「聽新聞」,一鍵收聽。更多
2022-01-07 07:26:33第一財經每日早間精選熱點新聞,點擊「聽新聞」,一鍵收聽。更多
2022-01-17 07:51:58第一財經每日早間精選熱點新聞,點擊「聽新聞」,一鍵收聽。更多
2022-01-18 07:5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