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2月8日起,重點排污單位、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符合規定情形的上市公司、發債企業等應當依法披露環境信息。否則,環境主管部門將責令改正,通報批評,并處罰款。
12月21日,生態環境部對外公布的《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做出了上述要求。
“企業環境信息既要讓公眾‘看得全’,圍繞公眾、社會和市場關心的信息,選取關鍵性、總結性環境信息予以披露,又要讓公眾‘看得懂’‘看得到’。”生態環境部綜合司相關負責人解讀稱。
復旦大學環境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志青對第一財經記者稱,這意味著企業將從自愿性披露為主轉變到合規性披露為主。環境信息披露的背后涉及整個企業內部環境治理的框架結構轉型,企業要從根本上改變對環保的態度及經營過程中不合規的做法,而不是僅停留在信披表面。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導致優勝劣汰,推動上市公司質量提升。
“企業在環境責任信息披露方面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18日,《中國上市公司環境責任信息披露評價報告(2020年度)》發布人李瑞農介紹,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國上市公司共計4418家,其中發布環境責任信息相關報告的企業有1135家,僅占上市公司總量的25.69%。
這五類企業需披露環境信息
《管理辦法》分為六章,共三十三條,對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主體、披露內容和時限、監督管理等基本內容進行了規定。
《管理辦法》要求企業披露的環境信息,有規范性和可比性,減少描述性、一般性及專業性過強的信息,保障環境信息易讀易懂易用,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根據《管理辦法》,披露主體包括五類企業,包括:重點排污單位;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上市公司及合并報表范圍內的各級子公司;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的企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應當披露環境信息的企業。同時規定了制定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的程序、企業納入名單的期限。
在披露內容上,對于符合規定情形的上市公司、發債企業,《管理辦法》要求其在披露企業環境管理信息、污染物產生、治理與排放信息、碳排放信息等八類信息的基礎上,披露融資所投項目的應對氣候變化、生態環境保護等信息。
上述生態環境部綜合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生態環境部門將建立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統,企業和社會公眾免費使用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統,企業在該系統上集中公布環境信息,社會公眾可便利獲取信息。通過國家、省、市三級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統的互聯互通,建立與其他部門間的信息共享機制,便于各有關部門獲取使用。
“這個政策很及時,因為現在做環境保護也好,做綠色金融也好,都離不開信息的對稱,原來很多企業不披露環境方面的信息,讓公眾層面和監管層面的監督均不能有效發揮作用,政府的監管成本也較大。這次《管理辦法》的出臺,一方面體現出了大眾和企業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另一方面要將企業環境保護放在陽光下進行監督,提高環境保護相關政策的有效性。”李志青表示。
李志青同時稱,目前環境(E)應該是ESG中的一個階段性披露重點,對環境影響比較嚴重的企業,必須納入到重點的環境信息強制性披露范圍之內,這項比較早就開始做了,只不過可能一直存有較大的彈性空間,這次則是下定決心要做這件事情。
商道縱橫總經理、商道融綠董事長郭沛源也稱,不管是綠色金融還是ESG投資,信息披露都是一個重要的基礎設施,若沒有信息披露,綠色金融和ESG投資都很難有較大的發展,所以《管理辦法》對促進環境信息披露有積極的意義。
上市公司全面披露是趨勢
ESG信披特別是環境信披,是市場十分關注的問題,相關的政策在逐步推進過程中,上市公司披露環境信息的程度也整體處于提升狀態。
去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今年5月,上述方案全文由生態環境部印發。
證監會也在逐步推進。首先,證監會在2月發布的《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指引(征求意見稿)》納入了ESG內容。然后,證監會在6月底印發上市公司年報及半年報格式與內容準則,要求上市公司單設“第五節環境與社會責任”,鼓勵披露碳減排的措施與成效。此外,證監會在2月答復政協提案時透露,“證監會將在發行人可持續性信息披露、建立非財務信息報告的國際標準等有關方面與國際組織進一步對接合作”。
政策落地的同時,上市公司的環境信息披露也在推進。
“10余年來,我們每年跟蹤400多家重污染行業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情況,特別是環境信息披露情況,總體上這些年都有所改善,整體的績效也有所改進。”李志青道出親身體會。他預計,根據國際市場的發展趨勢,未來A股上市公司可能會全面被要求披露環境信息。
郭沛源也稱,上市公司披露環境信息的狀況總體在逐步提升,而且越大的公司發布報告的概率越高。“我們有一個統計數據,全市場大概是30%的上市公司披露了環境信息,其中滬深300有80%左右公司發布了ESG報告。”
不過,郭沛源觀察近些年ESG信息披露的整體情況發現,披露碳排放信息的公司數量較少,全市場占比不到5%;另外,信息披露的質量還有待提升,這都是過去這些年ESG信息披露的一個整體的情況。
郭沛源認為,未來ESG信息披露方面,還是希望能夠看到更多關于上市公司和發債企業的強制性信息披露,因為從目前世界各地的情況來看,強制信息披露是一個趨勢,再有一個是把氣候變化的因素也就是碳排放的因素納入進來也是一個趨勢。
“在目前的《管理辦法》中,沒有全面覆蓋到上市公司,而是符合一定情形的上市公司和發債企業才需要做這個披露,未來的一個方向應該是全面強制性,這個也可以先從部分公司部分指標開始逐步覆蓋。”郭沛源稱。
李志青也建議稱,一方面,除披露合規性的信息之外,還需要鼓勵企業自愿性披露,可以通過一些激勵措施來讓企業披露更多的信息,因為披露的信息越多,越有利于市場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目前,碳排放方面的信息在環境信息披露中的含量較弱,為了實現雙碳目標,考慮可以加強環境信息披露中碳排放信息的含量。
從近日召開的湖北省市場監管工作視頻會議上了解到,2021年,湖北市場秩序治理不斷深化,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提升。該省12315平更多
2022-01-19 14:47:51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近年來我國深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放寬外資準入。1月18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國家發展改革委1月更多
2022-01-19 14:23:25昨日,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時代電服,推出換電服務品牌EVOGO及組合換電整體解決方案。未來,EVOGO將選擇十個城市首批啟動換電服務,并發布更更多
2022-01-19 13:21:36近日,從廣西南寧市市場監管局獲悉,《南寧橫州市茉莉花保護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南寧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廣更多
2022-01-14 14:50:371月13日,山東省商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總結了2021年全省商務工作,分析了當前商務發展形勢,研究部署了2022年工作任務。山更多
2022-01-14 14:03:36離岸貿易是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外貿新業態之一。日前,商務部發布《十四五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規劃》,在加快發展貿易新業態方更多
2022-01-12 16:57:58為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紓困助企,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相關部門出臺并推動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主體培育、金融賦能、轉化運用、優化服務等各方面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更多
2022-01-12 16:12:572021年12月27日,由國家文物局、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監管總局六部門聯合出臺的《關于加強民間更多
2022-01-07 16:52:48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日前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更多
2022-01-07 16:49:50一杯美式原價24元,減去商家對用戶的活動補貼19 3元,平臺技術服務費0 96元和履約服務費3 6元,最終預計收進(非利潤)0 14元2021年12月23日更多
2022-01-07 15: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