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字當頭、穩中求進”,2022年中國經濟工作的主基調已經敲定。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后,“一行兩會”相繼于10日和13日召開會議,傳達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作為明年金融宏觀政策的最重要風向標,市場也格外關注,金融管理部門在會議上都做了哪些重要部署,釋放哪些信號?
關于貨幣政策
在“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的背景下,宏觀政策明年將如何發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備受關注。
央行表示,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會議同時強調,明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政策設計,提高貨幣政策的前瞻性針對性。持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潛力,促進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此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特別是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圍繞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加大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力度,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
東方金誠分析師馮琳認為,相較貨幣政策,明年財政政策將會在穩增長中擔綱更重要的責任,同時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要協調聯動,財政發力需要貨幣政策配合。明年上半年貨幣政策邊際向寬是大方向,有可能延續降準,必要時也會小幅下調政策利率。不過,對明年的貨幣寬松空間不宜有太大期待,除非出現新的刺激因素,導致經濟下行壓力超預期,否則長端利率進一步下行的想象空間確實不大,料難以挑戰2020年上半年低點。
關于支持中小微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近日發布的一份中小微企業調查報告顯示,在2萬多家樣本企業中,有45%的中小微企業認為經營困境主要來源于訂單減少;34%認為現金流短缺是經營的主要困境;20%認為目前經營遇到的困境來源于政策的影響。需求不足、資金壓力大、政策沖擊,是中小微面臨的三大經營困境。
“先后受到疫情、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當前小微企業利潤增速明顯低于大型企業,不同類型企業間盈利不平衡狀況較為突出。因此,亟需貨幣政策的精準發力,進一步加強金融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光大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張旭認為,一方面,當前中小微企業的資金狀況有所惡化,急需外源性資金的補充;但另一方面,由于其資金狀況惡化、信用風險提高,銀行對其供給資金的意愿也出現了下降,進一步造成資金供需的失衡。
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中小微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央行表示,將持續改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加強政策協調聯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重點領域的支持,推動國民經濟暢通循環。多措并舉,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降價。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支持碳減排重點領域的發展。做好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的金融支持工作。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能力和水平。
銀保監會也表示,指導加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持力度。加強對“專精特新”企業金融支持,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降價,優化民營經濟金融服務,繼續引導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完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支持能源保供穩價。加強對鄉村振興的金融支持,促進共同富裕。
張旭表示,與總量工具相比,結構性工具對流動性總量的影響較小,更容易將流動性控制在合理充裕的狀態并實現流動性的精準滴灌,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因此也更易避免出現固化結構扭曲、推高宏觀杠桿率等問題。
關于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管理部門也對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作出了明確部署,指明了今后一個時期需要堅持的原則,未來將關注高風險金融機構、房地產金融、影子銀行、地方隱性債務、互聯網平臺金融業務等金融風險。
在防風險方面,央行表示,堅持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鞏固拓展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成果,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進一步健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
在房地產方面,央行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穩妥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加快完善住房租賃金融政策體系,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銀保監會表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持續完善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房地產長效機制,加大對長租房市場、保障性住房建設金融支持力度,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瑞士再保險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安仁禮表示,中國央行在積極地進行一些調控,以穩定市場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軟著陸。同時,中央政治局工作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傳達了穩增長的強烈預期,預計2022年財政政策將更加積極、貨幣政策將趨于寬松,房地產管控措施或將延續,這將有助于穩定經濟增長勢頭。
在反壟斷方面,央行稱,支持金融科技依法規范發展,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以公正監管保障公平競爭,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此外,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方面,銀保監會還強調,強化股東資質審查,嚴格規范大股東行為,加大對違法違規股東懲戒和公開披露力度。堅持“一企一策”“一地一策”處置高風險地方中小金融機構,將風險處置與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配合做好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防范化解。嚴防高風險影子銀行死灰復燃。穩妥處置大型實體企業債務風險。嚴厲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依法規范和監管互聯網平臺金融業務,防止資本在金融領域野蠻生長。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在一份新報告中表示,由于監管機構繼續側重防控金融業系統性風險,中國影子銀行資產將持續縮減。穆迪副總裁、高級信用評級主任李秀軍表示:"2021年前三個季度整體影子銀行資產減少1.58萬億元左右,降至57.6萬億元。這顯著降低了影子銀行資產占名義GDP的比例,從2020年底的58.3%降至51.5%,為2013年以來最低水平。"
關于全面注冊制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改革開放政策要激活發展動力,其中提到“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
全面注冊制并非第一次提出,但此次會議對明年經濟工作安排中作此表述,意味著這將是2022年資本市場一項重點任務。
目前境內股票市場除滬深主板以外,均已實現股票發行注冊制。2019年6月,科創板開板并試點注冊制;2020年4月,創業板改革,試點注冊制;2021年9月,北京證券交易所宣布設立,實行注冊制。而深市主板與中小板的合并,也為下一步主板注冊制改革打下基礎。
就此,證監會表示,將以全市場注冊制改革為牽引,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堅持從政治上看注冊制改革,堅持注冊制改革“三原則”,科學處理好“六方面關系”,下足“繡花”功夫,扎實細致做好政治、思想、業務和技術等各項準備,確保改革平穩落地。
同時,以注冊制改革為牽引,統籌推進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健全退市機制、多層次市場建設、強化中介機構責任、投資端改革、完善證券執法司法體制機制等重點改革,持續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統籌好發展和安全,穩步推進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完善企業境外上市監管制度。
證監會還強調,要強化資本市場功能發揮,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包括科學合理保持IPO、再融資常態化,積極發揮資本市場并購重組主渠道作用,擴大基礎設施領域公募REITs試點,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債融資,促進各類要素資源優化配置等。
此外,在風險防控方面,證監會提出,穩妥化解債券違約風險,對“偽私募”“偽金交所”等風險深入開展整治。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一方面,發揮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繼續強化資本市場在促進資本、科技和產業循環方面的重要功能,保護產權和知識產權。另一方面,加強對資本的規范引導,對特定敏感領域融資并購活動從嚴監管,與相關方面共同建立健全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制度機制、為資本設置“紅綠燈”,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有效控制其消極作用。
從近日召開的湖北省市場監管工作視頻會議上了解到,2021年,湖北市場秩序治理不斷深化,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提升。該省12315平更多
2022-01-19 14:47:51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近年來我國深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放寬外資準入。1月18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國家發展改革委1月更多
2022-01-19 14:23:25昨日,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時代電服,推出換電服務品牌EVOGO及組合換電整體解決方案。未來,EVOGO將選擇十個城市首批啟動換電服務,并發布更更多
2022-01-19 13:21:36近日,從廣西南寧市市場監管局獲悉,《南寧橫州市茉莉花保護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南寧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廣更多
2022-01-14 14:50:371月13日,山東省商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總結了2021年全省商務工作,分析了當前商務發展形勢,研究部署了2022年工作任務。山更多
2022-01-14 14:03:36離岸貿易是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外貿新業態之一。日前,商務部發布《十四五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規劃》,在加快發展貿易新業態方更多
2022-01-12 16:57:58為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紓困助企,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相關部門出臺并推動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主體培育、金融賦能、轉化運用、優化服務等各方面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更多
2022-01-12 16:12:572021年12月27日,由國家文物局、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監管總局六部門聯合出臺的《關于加強民間更多
2022-01-07 16:52:48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日前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更多
2022-01-07 16:49:50一杯美式原價24元,減去商家對用戶的活動補貼19 3元,平臺技術服務費0 96元和履約服務費3 6元,最終預計收進(非利潤)0 14元2021年12月23日更多
2022-01-07 15: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