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工業互聯網是對傳統工業進行賦能的重要抓手,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關鍵路徑。
對于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在2021(第三屆)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上,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張峰發表演講時表示,在提升技術創新方面,需要圍繞協議解析、邊緣計算、工業基理模型等短板,支持行業開展協同攻關,促進平臺關鍵零部件發展;鼓勵企業發揮創新主體作用,構建產學研研用協同的創新體系,以技術的群體性突破帶動產業快速發展。
當前,中國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張峰表示,一是網絡建設持續提速,5G+工業互聯網在建項目超過1800個;二是平臺體系加速完善,全國具有一定區域和行業影響力的平臺超過100家,連接設備總量超過7600萬臺套;三是安全保障能力持續提升,國家互聯網安全態勢感知平臺與31個省級系統全面實現對接;四是融合創新應用不斷深化,工業互聯網已經延伸至40個國民經濟大類,加速貫通產業鏈和供應鏈上下游。
近年來,隨著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不斷發展壯大,2020年產業規模達到9164.8億元。今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量質并進,新模式、新業態大范圍推廣,產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生產效率提升
企業愿意朝著工業互聯網轉型的動力在于降本增效。
“我們專注吸塵器領域26年,得出的答案是要成為行業‘小巨人’,要學會走在同行的前頭,下狠功夫抓創新。電機的技術持續領先,是萊克多年來始終保持快速增長的秘訣。”萊克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萊克”)總監劉建斌表示,他們之所以能成為全球最大的吸塵器研發制造企業,靠的是從四方面發力:一是擁有自主設計研發能力,要能夠做出與眾不同的產品;二是持續技術創新能力,培育和掌握核心技術;三是全球化布局;四是建立快速、高效、優質、低成本的營運體系。
近五年來,萊克先后投入資金5億元用以智能化設備的引進和改造,購買工業機器人約200余臺,通過自主設計研發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對50多條的電機的轉子生產線、30多個定子生產單元以及20多個電機裝配線實現了智能化改造,減少一線人力600余人,同時自主研發AGV物流運輸小車30余臺,并開發了DMS系統,實現了場內物流無人運輸,節省運輸工人有50余人。
“整個生產過程實現了生產信息、質量信息以及物流信息的全自動的監測與控制??傮w的生產效率也提升了38%,運營成本下降了30%,整個產品不良率降低了32%,產品研制周期縮短了55%,能源利用率提升了23%。”劉建斌表示,在員工沒有增加的情況下,2014年以前每天的產能是9萬臺電機,現在是18萬臺。
在電機質改和數字化轉型的同時,萊克培育了50余人的智能制造專業化人才。除了自身,公司還幫助上下游供應鏈實現智能化改造。劉建斌表示,目前已經推進電機的核心零部件、供應商、沖壓精密壓鑄、精密注塑、智能化改造的產線有25套,明年計劃再幫扶供應鏈單位實施15套解決方案改造任務,帶動供應鏈加快智能制造改造步伐。
對于未來,劉建斌表示,已經與電信運營商簽訂了戰略合作,在公司開展15個“5G+工業互聯網”深度融合的示范項目,目標是打造5G全貫通的智能化工廠。
然而,要想跨越到智能化工廠并不容易。
“如果只是把設備聯網,很難把一些(生產)過程當中的數據采集出來,還需要很多人機交互的手段,因為我們需要做設備的維保、刀具管理、物流流轉、檢測過程等等,需要把這些管理的過程也能夠實現一個完整的數據流,和IoT技術結合在一起來促進整個制造企業的價值提升,可以總結成數據流與價值流。”寧波數益工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何盛華表示,數字化工廠圍繞如何實現完整的數據流,從采集到傳輸、統計,到分析過程,把流程打通,使這些數據能夠實時、準確、完整進行自動匯總。同時,要實現價值,將獲得的數據對工廠進行數字化改造。
何盛華表示,當數據完整了以后,可以利用人工智能、仿真和數字孿生技術等各種復雜算法,進行自我閉環的控制甚至智能決策方式,從數字工廠到智能工廠,這是一個不可跨越的過程。只有數字化實現以后,智能化才能夠成為可能,此時數字化和自動化結合在一起就是整個智能制造核心的基礎。
不能為了數字化而數字化
對于企業而言,一個工業互聯網平臺需要滿足公有云、私有云的無縫切換,大量協作工具(比如微信、釘釘、飛書)的無縫打通,能夠和工廠里的傳統的信息系統(比如ERP、POM、OA、CRM)實現數據之間的互聯互通。
除了擁有資金、研發等實力的大企業,一些中小型企業也在探索。
“數字化是一種服務業務和人的工具,為了數字化而數字化,最后都是耍流氓的形象工程。”上海精智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精智實業”)研發中心副主任孟西陵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面對多品種、零批量的市場需求,公司3位IT人員開發出工時統計功能,讓分布在全國的十幾個工廠,通過釘釘掃碼就能完成各類工序的進程管理。
以前,生產過程靠人工錄入Excel表單臺帳,孟西陵稱:“但數據幾乎是無效的,真實訂單同制造、物流和人工等成本數據很難對上,現在開始把生產過程的工時統計數字化,讓數據更準確了。”而現在,工藝圖紙在錄入ERP系統后,會自動生產訂單號,成為產品生產的唯一憑證。工人可以憑借圖紙領料,并在進入加工環節前,用釘釘掃描車床上的二維碼,讓生產即數據,每個環節生產留痕,來保證整體品質和進度。
此外,公司還嘗試低代碼開發。過去,精智實業各類費用的歸集,依賴Excel、Word等,信息非常零散,遇到外部審計時,還需要加班加點補出來。今年起,精智實業開始嘗試用宜搭搭建費用歸集App,讓每一年的研發投入清晰明了,為第三方審計提供支撐材料。
精智實業主營業務是為汽車、通信、新能源等行業提供“整套的智能制造工程系統解決方案”,為客戶量身定制制造工藝裝備、智能信息裝備、通訊5G裝備以及塑膠科技裝備。公司從2016年開始,探索打造中國先進制造業的工業4.0生態圈,研發中小型企業整體供應鏈數字化解決方案,推動制造業、信息業和服務業的真正融合。
“數字化難以推行的原因在于不同廠家設備的通用協議不同,進而影響到數據源的采集。我們經常改造設備,在改造的過程中就知道該如何來采集。”上海精智實業董事蔣啟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人們在工廠看到的數字化可能只是一個大屏,顯示著密密麻麻的數據,但核心還是如何把數據采集到。
在推進工業互聯網的過程中,除了企業,政府部門也在努力。
以浙江省為例,浙江省經信廳副廳長吳君青介紹,一是以平臺為支撐,完善“1+N”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累計創建了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285家,覆蓋浙江十大標志性產業鏈,17個重點傳統制造業行業和主要的塊狀經濟產業集聚區;二是以運用為牽引,加快推進產業大腦建設試點,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基礎,開展了30個細分行業產業大腦的試點,化工、電機、智能家電、智能電氣等一批細分產業行業大腦已上線試運行,為企業提供產業生態、新制造應用、共性技術等服務;三是以企業為中心,打造以未來工廠為引領的智能制造體系。實施智能化技術改造行動,推進智能制造,認定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263家,探索建設“未來工廠”,貫通消費制造,打通全環節數據鏈。
從近日召開的湖北省市場監管工作視頻會議上了解到,2021年,湖北市場秩序治理不斷深化,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提升。該省12315平更多
2022-01-19 14:47:51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近年來我國深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放寬外資準入。1月18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國家發展改革委1月更多
2022-01-19 14:23:25昨日,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時代電服,推出換電服務品牌EVOGO及組合換電整體解決方案。未來,EVOGO將選擇十個城市首批啟動換電服務,并發布更更多
2022-01-19 13:21:36近日,從廣西南寧市市場監管局獲悉,《南寧橫州市茉莉花保護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南寧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廣更多
2022-01-14 14:50:371月13日,山東省商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總結了2021年全省商務工作,分析了當前商務發展形勢,研究部署了2022年工作任務。山更多
2022-01-14 14:03:36離岸貿易是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外貿新業態之一。日前,商務部發布《十四五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規劃》,在加快發展貿易新業態方更多
2022-01-12 16:57:58為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紓困助企,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相關部門出臺并推動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主體培育、金融賦能、轉化運用、優化服務等各方面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更多
2022-01-12 16:12:572021年12月27日,由國家文物局、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監管總局六部門聯合出臺的《關于加強民間更多
2022-01-07 16:52:48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日前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更多
2022-01-07 16:49:50一杯美式原價24元,減去商家對用戶的活動補貼19 3元,平臺技術服務費0 96元和履約服務費3 6元,最終預計收進(非利潤)0 14元2021年12月23日更多
2022-01-07 15: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