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專業“買手”都買哪些基金?
作為行業最懂基金的“內部人士”,FOF基金經理的一舉一動引發關注。從最新披露的基金二季報數據看,不少FOF基金二季度大幅調倉,基金配置風格有不少變化。數據顯示,FOF基金經理“偏愛”的基金中,不乏各大爆款明星基金,包括袁芳管理的工銀瑞信文體產業、謝治宇管理的興全合宜、蕭楠管理的易方達消費行業、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胡昕煒管理的匯添富消費行業混合等。具體來看,有17只FOF基金重倉持有工銀瑞信文體產業A,持倉份額達6622.53萬份,相比一季度加倉1774.28萬份;海富通改革驅動、工銀瑞信新金融被超過10只FOF基金重倉持有;國富滬港深成長精選、嘉實價值精選、興全商業模式優選、工銀瑞信金融地產A、工銀瑞信前沿醫療A、興全合宜A等被超過5只FOF基金重倉。
2.全市場公募FOF規模合計達1343.65億元
截至二季度末,全市場公募FOF規模合計達1343.65億元。上半年除5只產品微虧以外,其余產品全部實現正收益,平均回報為3.62%,平安盈豐積極配置三個月FOF和華夏聚豐穩健目標回報超過10%。
3.人社部:繼續推動擴大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規模
人社部:截至6月底,所有省份都已啟動2021年度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工作,委托資金規模1.25萬億元,到賬金額1.09萬億元;下一步將扎實做好社保基金投資和風險防控工作,繼續推動擴大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規模。
4.“流量型”明星基金經理二季報盤點
劉彥春二季度末規模達到1163億元。從劉彥春管理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看,該產品在二季度降低倉位來應對市場。數據顯示,二季度末,景順長城新興成長股票倉位為88.02%,較一季度末的93.64%下滑了5.62個百分點。具體來看,山西汾酒(355.41 -1.20%,診股)新進為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持股數量為530萬股,其余九大重倉股均在二季度被增持。
葛蘭旗下基金的規模也超過800億元。其中僅中歐醫療健康的規模就已達到504.98億元。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愛爾眼科(63.34 -3.34%,診股)成為第一大重倉股,持股數量從一季度末的5755.68萬股增持至7360.4萬股。博騰股份(83.46 -2.72%,診股)新進前十大重倉股,而恒瑞醫藥(61.71 +0.70%,診股)退出。
蔡嵩松掌舵的諾安成長混合規模在二季度末達到了281.77億元,較一季度末的271.10億元增長了10.67億元。持倉方面,該基金二季度末的前十大重倉股名單較一季度末并無變化。其中,圣邦股份(287.41 -2.83%,診股)在二季度末被增持為該基金第一大重倉股,持股數量增至1164.74萬股。同樣被增持的,還有卓勝微(410.17 -3.06%,診股)、中微公司(203.49 +6.54%,診股)、滬硅產業(30.20 -0.85%,診股);被減持的則有兆易創新(196.88 +3.79%,診股)、韋爾股份(302.93 -1.95%,診股)、北方華創(373.30 -0.50%,診股)、中芯國際(52.06 -1.77%,診股)、三安光電(40.23 +0.02%,診股)、長電科技(36.27 -1.89%,診股)。
曲揚管理的多只基金二季報中提到,港股持倉比重大幅增加,騰訊控股、藥明生物、美團-W等被增持。鋰電池行業板塊個股更受其關注,與前一季度相比,寧德時代(550.19 -1.23%,診股)、億緯鋰能(126.23 +0.18%,診股)、比亞迪(258.86 +3.98%,診股)等被增持。
5.余額寶規模再縮水天弘基金回應:主動分流降低規模
天弘基金回應“二季度余額寶規模再縮水”:公司與平臺一起主動采取分流等方式降低規模,與基金運作風險無關,規模下降不會對基金管理和平穩運作產生影響。
6.轉讓基金公司股權大賺9.5億,國際實業(8.40 -2.33%,診股)7月股價大漲45%
近日,國際實業對外發布重大資產出售報告書草案,擬將持有的萬家基金40%的股權轉讓給新動能基金公司,由新動能基金公司支付9.5億現金對價。二級市場上,國際實業股價也持續大漲,7月22日強勢漲停,截止7月22日,7月以來漲幅高達44.99%。
7.上交所:重點圍繞4個方面推動科創板高質量發展
上交所組織召開科創板上市公司座談會,明確下一步將重點圍繞4個方面推動科創板高質量發展,為全市場推行注冊制打牢基礎。具體包括:繼續堅持問題導向,堅守科創板定位,聚焦支持“硬科技”企業;繼續堅持以信息披露為核心,嚴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入口關”;繼續堅持壓嚴壓實中介機構責任,引導市場主體歸位盡責;積極研究新股定價完善措施,并加強監管。
8.科創50自發布以來運行一周年 漲幅超過了50%
細數科創板兩周年種種成就,繞不開的是科創板相關指數的逐步開發成熟。作為科創板第一只市場代表性指數,科創50自發布以來運行已一整年。以科創50指數基點計算,一年半的時間里,科創50漲幅超過了50%,在境內外主要股指中領先。這體現了,科創板公司的硬科技屬性受到投資者廣泛認可。截至7月21日,科創50指數收于1565.64點,位于歷史80%分位點附近;估值處于合理波動區間,在較高的盈利增速支撐下,目前科創50平均市盈率70.71倍,較指數發布初期反而下降了10%。此外,科創板相關指數家族近期也有望“添丁”。7月22日盤后,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公告,將于近期正式發布上證科創板新一代信息技術指數(簡稱科創信息(17.64 +1.09%,診股)指數)。
9.“赫富靈活對沖十號”“雷根聚福一號”被中證協列入IPO配售對象限制名單
中證協:因在IPO項目網下申購過程中違規,將“承祺1號”私募等76個股票配售對象列入黑名單,將“赫富靈活對沖十號”“雷根聚福一號”列入IPO配售對象限制名單。
養老概念板塊昨漲3 55% 4只概念股一季度獲全國社保基金重倉5月11日,國新辦舉行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發布會。從年齡構成來看,更多
2021-05-12 09: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