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回購熱情高漲。據數據統計,截至4月14日,今年以來,A股有185家公司發布187單回購預案(以董事會預案公告日統計),同比增長152.27%。從具體實施來看,共有307家公司耗資近400億元實施回購(部分為去年發布預案今年繼續實施)。其中,美的集團以86.64億元的回購金額,刷新A股單次回購新高。
多數公司在回購預案中表示,實施回購是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對公司內在價值的認可。市場人士認為,上市公司進行回購,維穩股價的動力較強。今年披露的回購預案中,用于股權激勵的比例較高,是上市公司提高治理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趨勢。
大多用于股權激勵
對于今年上市公司回購計劃的大幅增加,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我國上市公司基本面不斷向好,但是部分企業二級市場估值偏低。在部分股票價格被低估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回購金額和回購計劃出現大幅增長。
東莞證券分析師費小平認為,市場整體市盈率在接近相對低位時,上市公司回購規模會有所加大,但關系并不顯著。以往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購行為更偏向于作為穩定走勢的重要手段。
記者據數據梳理,上市公司實施回購大多用于股權激勵,今年發布的187單回購計劃中,用于股權激勵計劃或員工持股計劃的有150單,占比80.21%,比例進一步提升。2019年和2020年,A股公司分別發布255單和240單回購預案,回購目的為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的分別有191單和187單,占比分別為74.9%和77.92%。此外,上述187單回購計劃中,用于市值管理的有25單,占比13.37%,用于注銷的有9單,占比8.56%,另外3單用于轉換可轉債。
田利輝表示,用于股權激勵的回購計劃占比提升,是我國上市公司提高公司治理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結果。公司治理不僅是一套架構,更重要的是激勵與約束。通過回購實施股權激勵和
78家公司回購金額過億元
4月2日,美的集團公告稱,截至當日,公司累計回購股份數量為9999.99萬股,支付總金額為86.64億元,由于回購股份數量達到回購方案數量上限10000萬股,本次回購方案實施完畢。記者據數據梳理,美的集團此次回購金額刷新了A股單次回購的歷史新高。
除了美的集團,截至4月14日,格力電器和歌爾股份年內回購金額超20億元(含),分別為52.39億元和20億元。綜合來看,年內已有78家公司回購金額過億元(含上述3家)。
從行業來看,年內實施回購的307家公司中,計算機、醫藥生物和機械設備行業實施回購的公司數量較多,分別有31家、30家和29家。從回購金額來看,截至4月14日,今年以來,家用電器、計算機和電子行業的公司實施回購金額較高,分別為141.80億元、42.81億元和27.38億元。
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計算機、醫藥生物和機械設備行業實施回購的公司較多,一是目前這些上市公司估值偏低,是回購的較好時機;二是這些行業受疫情影響不大,而且數字經濟、醫藥行業的公司在疫情期間發揮了獨特作用,公司訂單充足,現金流充沛,也有資金用來回購;三是這些行業在疫情過后會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期,但目前也面臨著技術“卡脖子”的問題,因此對于人才的爭奪日趨激烈,會更多采用股權激勵等方式更好地留住人才。
“計算機、醫藥生物和機械設備行業實施回購的公司數量較多,彰顯了行業估值優勢,盈利向好的前景尚未充分在股價上得以反映。基于發展信心,公司樂于開展回購。”田利輝如是說。
從市值來看,以4月14日收盤價統計,上述307家公司中,市值在百億元以下的最多,有201家,占比65.47%;市值在100億元-500億元之間的有84家,占比27.36%;市值在500億元以上的有22家,占比7.17%。
田利輝認為,如果其他條件不變,相對而言,中小市值公司成長空間更為廣大,價值和價格之差更為顯著,因此,中小市值公司更傾向于開展回購。
回購計劃完成度較高
從執行情況來看,A股回購計劃的完成度較高。
據記者梳理,在上述307家公司中,格力電器、威派格等10家公司發起了年內的第二次回購,即307家公司實施了317單回購計劃,其中94單已經實施完成,223單正在進行中。從實施完成的94單來看,有93單回購金額或數量超過回購預案的下限。
記者注意到,江蘇某上市公司在回購期限內(12個月),并未回購股份。對此,公司表示,自2020年2月19日披露回購報告書至2021年2月13日,公司股價呈上行趨勢,盤中股價低于9元/股(回購價格上限)的交易日極少,此外,因定期報告披露原因,導致回購股份的時間減少,導致最終公司回購股份為0。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自2020年3月10日以來截至2021年4月14日,該公司收盤價均在9元/股以上。回購期內,公司收盤價僅有14個交易日低于其回購價格上限。
今年1月底,在上述公司回購期限臨近時,曾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上留言稱,“如果到期了一股都不回購,是不是可以理解為當初的回購計劃只是為了穩定公司股價,欺騙投資者?”
對此,田利輝認為,回購需要資金,需要預算。公司股價長期超過回購價格上限,從而導致回購計劃“流產”是正常現象,但可能會帶來投資者對公司的質疑,會引起期待股權激勵計劃的核心員工的沮喪,從而影響公司發展前景。“狼來了”的故事不宜在具有高度流動性的證券市場上演。所以,公司回購計劃應該周詳審慎,回購價格上限要有足夠空間。
員工持股計劃,能夠凝聚人心、發展企業。推進股權激勵是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趨勢。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昨日披露的2018年全年業績顯示,去年實現歸屬母公司營運利潤1125 73億元,同比增長18 9%;凈利潤1204 52億元,同比增長20 5更多
2019-03-13 08:43:57■本報記者 蘇詩鈺3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考慮到季末財政支出力度較大,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于較高水平,當日不開展逆回購操更多
2019-03-29 10:52:574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連續第15日暫停了逆回購操作。央行在公告中表示,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于較高水平,2019年4月10日不開展逆回購操更多
2019-04-11 08:54:254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進行了4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在此之前,央行已經連續18日暫停逆回購。3月20日起至4月15日,央行均未開展公開市場更多
2019-04-17 08:33:20■本報記者 蘇詩鈺4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根據當前流動性需求的期限結構,當日人民銀行開展逆更多
2019-04-18 09:08:25■本報記者 黃作金見習記者 李正一方面管理層支持,另一方面市場處于相對低位,今年發布回購計劃的A股公司明顯增多,重要股東在二級市場更多
2019-05-08 14:55:17■本報記者 曹衛新 李亞男5月6日晚間,雷科防務對外發布公司二次回購股份進展,截止4月底,公司已累計回購股份1779 3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更多
2019-05-08 15:05:15■本報記者 劉琪中國人民銀行官網5月13日發布公告,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于合理充裕水平,5月13日不開展逆回購操作。這是央行連續第三更多
2019-05-14 16:14:57央行27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800億元逆回購操作,期限7天,中標利率為2 55%。鑒于當日無央行逆回購到期,故全天市場實現800億元凈投放。對更多
2019-05-28 16:26:09在6月份的頭兩個工作日,央行較為罕見地連續開展逆回購。據央行公告顯示,6月3日、6月4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分別開展了800億元和600億元更多
2019-06-05 09:42:11